杨长风总设计师讲述北斗幕后故事,北斗芯片,GPS北斗天线,GPS定位模块,联创星,GPS模块,北斗模块,G-MOUSE,北斗导航芯片,北斗一代模块
11月12日,央视《面对面》栏目播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讲述北斗系统建设幕后故事的节目。让我们跟随杨长风总设计师的讲述,看看北斗系统建设经历的那些不平凡的过往。
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杨长风总设计师这么评价此次发射,“这次发射很顺利,实现了既定目标,精度特别高,如果比喻成打靶的话,这次不仅仅是十环,而是十点几环!”
采访中,杨长风总设计师讲述了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
突破封锁,自主研制原子钟
“无论从国家,还是北斗战线的全体人员达成了一个共识,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自己把它突破,不能受制于人,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好多的关键技术都是靠自己干出来的。当时,我们北斗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六七十年代我们自己做了原子弹,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原子钟!”
“我们成立了三支研制队伍,这三支队伍你追我赶,最后这三支队伍干出来的东西都上天应用了,而且应用的效果比国外引进的效果还好。后来经过我们的攻关队伍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的技术水平实现了一种跨越,现在原子钟已经达到E-13、E-14、E-15的水平了。”
背水一战,抢占“太空国土”
“一说起这事,我是非常动情的,当时在国际电联申请这个频率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规则:申请了频率以后,必须要在7年的有效期内发射卫星并成功收到信号,才算是真正占有这块‘太空国土’。”
“2007年4月,卫星伴随着运载上了发射塔架,我们在进行第三次总检查时,发现我们的卫星应答机异常。应答机是什么东西,相当于地上接收机和天上卫星信号要进行互联,有了应答机,天上的卫星信号和地下接收机才能够联通。而用来修复应答机的时间只剩下了三天。”
“2007年4月14日卫星发射升空,到了18日我们第一组卫星信号发下来的时候,当时操场上摆了一个桌子,摆了十几个接收机,同时接到这个信号的时候,整个操场的人都欢呼跳跃,我们收到了这个信号,这意味着我们的频率资源拿到了,我们的合法地位拿到了,也意味着我们北斗今后持续发展的道路开通了,当时非常高兴,无意识地就热泪盈眶了。”
争分夺秒,科学决策?
2011年7月27日,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前,乌云密布,天降雷雨。而北斗系统必须要“零窗口”发射。
“零窗口的意思就是必须在决定的这个窗口时间内发射卫星。就是只有这个时间发射,你要具备这种能力。提前错后的话,我们卫星的姿态控制调整,就要浪费很多的燃料。当时预警的这个窗口,但是到了晚上以后就是临发射的时候,实际上雷电雨比白天还大,所以这就是要准确地计算发射的窗口。我们的空间通道上在一段时间没有雷电,经过科学决策,我们决定发射。发射完后,又有一个雷击来了。当时,卫星已经发射上去100多秒,已经到太空上面了,不会受到雷击影响。你想想看在那个20多分钟里,如果没有这个窗口,卫星就发射不上去了,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一种风险,也是一种担当。”
造福人类,服务全球
“这个星间链路相当于什么呢,就相当于星和星之间要形成一种互通互联。我们今后30多颗卫星,星星相连,每个星和每个星互联互通,就形成了天上的一个大网,这就是我们星间链路的概念。现在有了星间链路以后,它的测量精度和控制精度都可以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是我们北斗三号系统的一个亮点。”
“交通部使用了我们北斗系统以后,全国有一个交通监管系统,对危险品运输车、旅游客车或者长途客车实时监控,目前已达到480多万辆。据统计,事故率跟原来的同期相比减少50%,人员的伤亡率也减少50%,所以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比方说水利,北斗进行大坝位置飘移的测量,原来没采取这种手段的时候,花费挺大,精度也不高,现在用了北斗系统以后,只要有毫米级的误差,它都可以测出来,测完以后,如果你大坝的漂移量大,它就可以预警,告诉这个地方的预警的范围达到什么程度,人们就要提醒你。”
“首先是要实现党和国家交给我的两大目标,一个是要实现世界一流的这样一个全球组网系统,第二个要实现四千亿元产值的这样一个应用产业链。当然作为最大的目标,是让北斗系统能够造福人类、服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