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22颗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系统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国际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领域。
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超过1900亿元,北斗相关的贡献率超过30%,其中在精准行业、地理信息和基础设施领域,北斗贡献率已经占到半数。
当前,如何推动北斗导航信息应用多样化,打造北斗导航信息服务的生态圈,成为推动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但是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整合程度低。
由于全国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处于初期,相关产业发展尚未定型,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弱,芯片、天线、板卡、终端、应用服务等卫星导航产业链企业规模偏小,力量分散,未能实现合力发展,行业资源利用率不高。
其次,核心技术难以突破发展瓶颈。
虽然我国芯片、天线、模块、板卡等核心部件技术取得一定进步,但智能手机等终端应用依然存在使用成本高、功耗高、体积大的技术瓶颈,这要求北斗技术在芯片设计、基带处理算法、抗干扰能力及低功耗技术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最后,成熟的商业应用模式尚未形成。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经济发展带动下,大众位置服务市场明显起色,但对相关产业拉动有限,且国内外同类GPS产品价格竞争,导致量增而效益不增。
下一篇:促进北斗产业发展的方案上一篇: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单北斗高精度定位定向模块
- 精准授时
- 单北斗高精度RTK定位模块-UMD980
- 智能座舱模块
- 运行稳定、性能优异、精度高
- 智能驾驶高精定位
- 高精度RTK/INS组合定位模块
- 安全监测
- 北斗系统与GPS系统的联合定位
- 高精定位产品应用割草机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