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三)
就在前不久,2015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实现多系统多频兼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也是我国坚持产品自研自用,并且接连实现技术突破的又一次成功。
目前,我国以建设世界一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目标,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信号体制、高性能星载原子钟等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研制生产工作正稳步推进。
卫星导航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必须靠自主研制。近年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始终保持基础产品自主可控,基于北斗系统及多系统兼容的应用基础产品和技术接连实现新的突破。特别是在核心部件芯片的研制方面,我们始终将风筝线拽在自己手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所研制的芯片功能性能与国际一流水平基本相当,实现了自主北斗芯片、模块应用规模从零到千万量级的突破,已形成覆盖完整、门类齐全、自主可控的北斗产业链。据统计,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产值已达16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贡献率约20%;截至2015年年底,北斗导航芯片出货量已达1500万片,高精度OME板占国内30%市场份额。
不被牵住“牛鼻子”的同时,还要反牵“牛鼻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服务模式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除了提供与GPS类似的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在我国及周边地区,还保留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使得用户不仅实时知道自己的位置,还可以通过短报文通信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这既帮助用户快速实现了自身定位,还实现了位置信息的交互共享,这是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所不具备的。
这种在偌大的时空中,既实时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哪儿的体验是极其美妙的。
相关产品推荐:LCX-BK06型OEM板卡(北斗通信模块)
下一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四)上一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