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模块导航核心原子钟自主化精度极高
近期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1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而这已经是第4颗配备北斗模块的被送上天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了。
之前的资料显示,新一代内含北斗模块的北斗导航卫星最大的特点是将国产率提高到98%,不光有国产处理器,还有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的星载氢原子钟。
原子钟是北斗导航卫星的类似于北斗模块的最关键载荷之一,是时频分系统的心脏,决定导航系统导航定位、测速及授时精度,导航能否精准定位的核心就是原子钟。
联创星介绍,在卫星导航系统中,1ns的时间测量误差将会引起0.3m的测距误差,而我国新一代导航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定位精度0.1m、授时精度0.3ns。
当前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美国GPS模块导航卫星采用了铯原子钟和铷原子钟结合的方式,欧盟Galileo导航卫星采用了铷原子钟和被动型氢原子钟结合的方式,俄罗斯Glonass-K三代导航卫星也将采用铷原子钟和被动型氢原子钟结合的方式,我国新一代北斗模块导航卫星正在开展铷原子钟和被动型氢原子钟相结合的授时方式。
总的来说,铷原子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可靠性高等优势,但长期稳定度和漂移率指标相对较差;铯原子钟的最大优势是低漂移特性,不过寿命是致命短板,仅有美国掌握关键技术。被动型氢原子钟稳定度指标在传统三样中最优,当然研制难度也是传统三样中最高的。
星载氢原子钟的研制成功也意味着我国真正实现了技术自主化,破除了国外在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封锁和高端产品及元器件禁运的藩篱,是卫星导航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原子钟。为我国的北斗模块市场奠定基础。
下一篇:双层公交车上的“北斗模块”上一篇:走向阿拉伯国家的北斗导航系统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单北斗高精度定位定向模块
- 精准授时
- 单北斗高精度RTK定位模块-UMD980
- 智能座舱模块
- 运行稳定、性能优异、精度高
- 智能驾驶高精定位
- 高精度RTK/INS组合定位模块
- 安全监测
- 北斗系统与GPS系统的联合定位
- 高精定位产品应用割草机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